近期,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今年已有5只债券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包括华泰柏瑞锦悦、湘财鑫睿、华宝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平安鑫惠90天持有和宝盈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
事实上,债基在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占主导已不是短期现象。以去年全年来看,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债基的占比近六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部分基金的结募时间较早。例如,华宝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原定的募集截止日为2024年3月11日,但后经协商后提前至1月16日。
基金为何频频提前结募?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解释称,基金提前结募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募集资金达到上限。为了维持管理效率,基金募集需控制规模,一旦募集资金达到事先设定的上限,基金就会提前结募。二是出于风险管理的考量。当市场行情波动加剧时,基金也会提前结募,以避免新进投资者面临过高风险。三是其他突发状况打破了原有发行计划。如果基金的投资目标、策略或其他人事安排在募集期间发生变化,基金也可能提前结募。
在该人士看来,由于近期债券基金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很多基金提前达到了募集上限或达到了管理人的预期,因此,在债券基金领域,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较为常见。
事实上,近期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确实有不少触及了募集规模上限。例如,华安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原定的募集期为2023年12月4日至2024年1月31日,但仅用了十余天就达到了80亿元的基金募集金额上限。因此基金管理人将认购截止日提前至2023年12月15日,提前结募。类似情况的还有广发中债0—2年政策性金融债、博时锦源利率债、摩根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等。
此外,也有多只债基在发行时未设置募集上限,但发行后不久就募得了不错的规模,因此提前结募,这类基金的例子包括人保民享利率债、路博迈中国精选利率债、贝莱德安睿30天持有A等。
不过,也有一些基金在尚未触及募集上限时就宣布结募。对此,上述基金评价人士认为,对于债券基金来说,除了募资规模,提前结募还需考虑利率和流动性等多重因素。利率方面,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关系,利率上升将导致现有债券价值下降,如果基金管理人预期利率上升,就有可能提前结束基金募集。
沪上一位渠道人士认为,与之前权益市场行情火热时相比,当前权益基金提前结募更多是出于宣传资源的考虑。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权益基金发行不太顺利,提前结束募集可以提高渠道营销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可能认为当前是一个较好的布局时机,通过尽快结募,为产品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据《证券时报》 王小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