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科创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高交会忙“上新”人工智能成热点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11月15日至19日在深圳举办。此次高交会展览规模50万平方米,有10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单位参加,是展览面积最大、参与国家(组织)最多的一届。

记者在高交会看到,人工智能(AI)相关企业展台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产品介绍册早早被抢完,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客户或者消费者流连忘返,临近闭馆仍不断咨询相关产品细节。

业内认为,人工智能内涵已极大扩展,正逐步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

记者在福田展区看到,现场共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展、环保展、高端装备制造展、数字医疗展、新型显示展、智慧城市展等6个专业展,以及国家高新技术展、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展、高技术服务展和专精特新展等4个综合展。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人气最旺。不少企业占据有利地形,利用通道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集中展示自家“拳头产品”,如巴掌大的超迷你电脑、实时汗液健康追踪器、向来往人员比画爱心的机械狗、可以在水下环境自由穿梭的机器人等,十分“吸睛”。

在高交会成果发布环节,六家企业和一所高校登台亮相,其中,云天励飞携带的“DeepEdge10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更是赚足观众眼球。

作为国内首创的国产14纳米Chiplet大模型推理芯片,DeepEdge10内含国产RISC-V核,支持大模型推理部署。依托自研芯片DeepEdge10创新的D2D Chiplet架构打造的X5000推理卡,已适配并可承载SAM CV大模型、Llama2等百亿级大模型运算,可广泛应用于AIoT边缘视频、移动机器人等场景。

对于为何专攻大模型推理芯片,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表示:“训练不是目的,生产大模型不是目的,千行百业的落地和应用才是最终目的。无论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传感等未来各类智慧硬件,还是脑机接口芯片,需要的都是大模型推理芯片。”

事实上,云天励飞正是国内AI企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有近4000家AI企业在各自细分赛道深耕,而随着技术水平的突破,此前未能落地的应用或功能也正在加速落地。

加速赋能各行各业

而伴随着技术突破的,则是日益增长的市场前景。在采访中,不少与AI技术相关的公司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AI赋能行业已迈入蓝海市场,正加大投入研发力度,力争在未来竞争中占得优势。

在深圳鳍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鳍源科技”)展台,记者看到,智能机器人正在水缸中灵敏地执行水下任务。公司市场经理延圣林告诉记者:“这款工业级水下智能机器人包含了三个方面的AI应用:视觉锁定、AI算法和AR测量以及水下图像增强算法,不仅可以智能锁定目标物,保证机身稳定性,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还可过滤水下浮游生物,还原更清透画面。”

据了解,鳍源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水下机器人研发,已推出六款主力产品,海内外均有客户,目前公司融资已进入B+轮,年营收过亿元。

而专注于AI翻译产品的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壶”),更是凭借AI技术,在2022年将主力产品做到在京东、天猫翻译耳机品类销量第一,早在2020年全球月翻译字符数便超10亿个。

记者在现场体验了时空壶AI翻译产品,观众只需在手机上下载相关App,两只耳机分别佩戴在双方一只耳朵上,双语交流,耳机里会流畅无间断地进行“实时”AI翻译。工作人员表示:“时空壶创新的VNC矢量降噪技术将需识别的声源锁定在嘴巴方向,经过AI训练后只识人声,在噪音环境下断句更精准,让翻译更高效准确。此外还能根据消费者持续不断的语音输出,根据上下语义不断校正。”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4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960多亿元),若算上AI能撬动的各行各业,则其潜在的市场规模更为惊人。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记者:“目前AI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不仅独立成为新的增长极,而且还在不断外溢,赋能各行各业,已成多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正融入社会大众生活,前景广阔。”

“科研国家队”抢占高点

作为高交会现场的“科研国家队”,中国科学院50多家机构携500多个项目参展,涉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科学仪器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此次共有260余个项目亮相。该院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展示中,不仅有实现“从0到1”原始创新成果,还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面向产业应用的成果。

深圳先进院在高交会现场发布了世界首款应用于人体的最高频率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以及我国首款具有宽温域、低成本、长寿命的电芯产品。“上达零上80摄氏度,下至零下70摄氏度,受得了炎热、耐得住冰雪、充电快速、成本还低,这款超锂电池‘能打’。”深圳先进院先进储能技术中心研究团队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控股”)及旗下基金投资企业携126项科技成果亮相。“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集中统一监管、聚力重大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国科控股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荣光说。

综合《证券日报》《科技日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