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4.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
报告显示,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征:企事业单位贷款稳步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速维持高位;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普惠金融各领域贷款增长较快;绿色贷款增速维持高位;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房地产贷款增速下滑态势有所企稳;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升,经营性贷款保持较快增速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下降0.2%,与8月份持平。房地产贷款增速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低于各项贷款增速1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减少333亿元,同比少增8821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数据看,前三季度国内金融机构贷款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增大;二是贷款结构持续优化。
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30.6%
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20.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4.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04万亿元,同比多增1.41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增速比上年末高5.1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
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6.09万亿元,同比多增1.49万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
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08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24.1%
在企事业贷款方面,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54.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15.5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分期限看,中长期贷款余额98.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末高2.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1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16万亿元。
关于科创金融,2023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21.28万家,获贷率447%,比上年末高2.7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2.4个百分点。
关于普惠小微贷款,2023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95万亿元,同比多增1.01万亿元。
周茂华表示,从数据看,前三季度国内金融机构贷款呈现几方面特点:一是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增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与去年接近;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67万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
二是贷款结构持续优化。一方面,长期限贷款投放速度明显加快;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稳定资金需求。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在保持短期贷款适度增长的同时,长期限贷款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另一方面,国内信贷突出重点领域支持。普惠、绿色、制造业、科创企业等领域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房地产信贷呈现边际改善态势。
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2%
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下滑趋势有所缓解。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下降0.2%,与8月份持平,增速下滑态势有所企稳。房地产贷款增速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低于各项贷款增速1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减少333亿元,同比少增8821亿元。
2023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17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42万亿元,同比下降1.2%,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为缓解提前还贷、降低居民居住成本等问题,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相关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指出,随着各部门、各地方政策措施出台落实,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高频数据显示的重点城市交易活跃度上升,销售和市场预期均出现边际好转。
展望未来,周茂华称,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修复恢复阶段,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偏积极,但政策需要平衡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监管内外均衡等,预计稳健货币政策加强与其他政策配合,充分发挥总量与结构工具优势,为实体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更注重结构优化与政策实现效果。
供稿:《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