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聚焦青岛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记智库创始人李杨:

加快推动科创型企业的孵化和成果转化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近年来,青岛加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注入了科技动能。与此同时,青岛一直存在科创资源与本地产业匹配度不高、本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筛选和运营能力不强等短板,由此导致青岛科创型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与先进城市存在差距。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记智库创始人李杨提出,可从三大方面入手,提高青岛市科创型企业的培育成功率。

从顶层设计入手,提高青岛重点产业和科研平台的匹配力度。建议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标国内一线城市做法,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精准对接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高能级科研平台,推动相关科研成果本土转化,不断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

针对积累掌握了大量专利、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中试关键阶段、同时又能在自身成熟的产业上下游找到应用场景的种子型初创企业,从源头入手,加大科技招商力度。

建议对优质科创项目和初创型科技企业择优采取“拨-投-股”方式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各区市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对科创项目引荐机构、引荐人给予一定奖励。

从方法入手,加大对第三方中试平台等成果转化平台的招引和支持力度,加速推动企业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对初创型企业和高校院所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长期在实验室做技术研发,工程化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市场化意识不强,若自行打造全流程的中试链条,其间涉及原材料采购、厂房搭建、产线布局、运行维护等,成本投入很高。

如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中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中试平台的建设。青岛市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同步搭建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将其上年度服务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纳入财政支持。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