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同比增长5.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2%
货物出口增长0.6%
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6.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2023年国民经济“成绩单”。
展望2024年,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康义表示,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
看经济增长,2023年,我国GDP达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经济总量;人均GDP达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看居民收入,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看物价,物价总体保持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2%。
看国际收支,全年货物出口增长0.6%,年末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看创新,2023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投入稳步增加。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3278.2亿元,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看安全发展,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3%,原煤增长2.9%,原油增长2%,天然气增长5.8%。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了金融经济安全,民生保障更加有效。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30%
康义表示,观察中国经济的表现,不仅要跟自己纵向比,也要跟其他国家横向比。2023年我国5.2%的经济增速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我国经济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同时,在预计全球贸易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还实现了小幅增长,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保持稳定。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物价涨势总体温和,跟全球通胀居高难下、一些国家在抗通胀和稳增长之间艰难平衡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去年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殊为不易。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格局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
消费成2023年经济增长亮点
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
惠誉博华工商企业部执行总监常海中表示,2023年,在政策刺激、就业改善、居民消费倾向提高以及低基数效应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修复,服务业消费表现更为亮眼,消费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不过其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作为反映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2023年10月至12月CPI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康义表示,价格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以后,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短期内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下行。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预计2024年价格会温和上涨。
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近期,多个国际机构和商业机构都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对此,康义表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临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所以我们预判,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康义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景气度将继续回升,内需仍是经济增长主要支撑。尤其随着经济恢复向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继续发力显效,消费有望持续恢复。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料将提速,主要增量来自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是今年经济工作和其他方面政策的重心所在。中国依然能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支持,依然能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健、安全、长期的投资机会和丰富多元的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