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10月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

国民经济发展韧性继续显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下阶段,要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

从农业看,生产形势较好。目前秋粮收获进入尾声,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从工业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以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连续3个月加快,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5.1%。从服务业看,恢复势头也比较好。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市场需求持续恢复

从消费看,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在国庆假期带动下,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至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比1至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稳步恢复。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4%、10.4%、25.7%,均比上月加快。从投资看,规模继续扩张,结构继续优化,补短板锻长板投资持续增长。1至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1至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为新动能成长壮大打下了较好基础。从进出口看,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由上月下降0.7%转为增长0.9%,特别是进口额同比由上月下降0.9%转为增长6.4%,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都呈现较快增长,反映国内需求也在逐步改善。

核心CPI基本稳定

从物价情况来看,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

核心CPI基本稳定。10月份,物价回落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下行影响,但核心CPI总体保持稳定,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从累计数据看,1至10月份核心CPI上涨0.7%,涨幅与1至9月份持平,保持稳定。

新动能持续增长

从新产业看,高技术和智能制造业发展向好。10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都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89.2%和53.2%。从新产品看,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快速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9%,太阳能电池增长62.8%,多晶硅增长54.1%。从新业态看,网上零售持续活跃。1至10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6.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情况,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个方面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刘爱华说,“在看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当前外部压力仍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需要高度关注。”

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关于下阶段中国经济的走势,刘爱华表示,随着宏观政策效应的继续释放,需求改善对生产带动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加之产业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下一阶段,还是要着力扩大内需,尽快扭转需求不足的局面,加强政府投资对企业投资、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研究员廖博说,四季度,随着市场内生动力企稳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我国宏观经济或延续回稳向好的态势,实现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难度不大。展望2024年,预计基本面有望持续修复,逆周期政策或进一步加码。

中银国际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朱启兵表示,此前增发国债1万亿元和特殊再融资债券落地,对稳定四季度及明年基建投资有较好带动作用,11月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同样是货币政策宽松的重要内容。稳增长仍是当前宏观政策首要任务,预计年底前或有更多政策出台。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