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进程加快。今年以来,超七成新股为专精特新企业,且IPO队伍中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身影。
A股市场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截至10月30日收盘,A股“专精特新”企业达1837家,累计首发募资达到1.26万亿元。
万联证券宏观研究员于天旭对记者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步伐稳中有进,这显示出资本市场对符合国家导向的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同时也加快了专精特新企业的早期孵化,提高风投热情。
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出发展的韧性和活力,已经成为IPO的“主力军”。据同花顺iF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收盘,今年以来有275家企业在A股首发上市,IPO募资额合计3315.54亿元。其中,198家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72%;IPO募资额合计1791.46亿元,占比71%。
再融资方面,年内已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再融资(包含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达458.79亿元。
从所属板块来看,年内创业板、科创板的专精特新企业新股数量居前,分别有79家、43家,北交所和主板次之,分别为50家、26家。
从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比例较大,共计148家,占比逾七成,涉及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从年内专精特新企业所获融资的计划使用情况看,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以及产线新建扩建、产线或车间智能化改造。
此外,已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技术领先,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今年10月30日,上市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数量合计23.42万个,包括发明专利16.69万件、实用新型专利3.96万件、发明授权1.82万件和外观设计专利0.96万件。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前景向好、科技研发实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A股市场的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强。”于天旭表示。
从政策面来看,今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涉及信贷优惠、税费减免、奖金奖励、办事绿色通道等多个方面。今年7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进行了公示。
于天旭认为,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依然体现出较强的“硬科技”属性。已上市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预计未来科创板和北交所对专精特新企业孵化支持力度更大。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已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强链补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