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丽
“未来五年,市北区将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开放引领、城区管理、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七个创新突破’,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奋力谱写市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市北区委书记高健对这片土地的发展充满期待。繁荣美丽幸福,其指向的是生产生态生活;现代化国际城区,这是对城市发展能级全面跃升的新要求。双重定义之下,一个高端产业集聚、人居环境舒适、城市品质提升的“新市北”将拔节生长。
瞄准七个创新突破发力
市北区提出“七个创新突破”,即聚力产业腾笼换“金鸟”,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将实现创新突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四新”经济,为老城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聚力构建“两带三区”发展布局,在城市有机更新上实现创新突破,抢抓城市更新窗口期,突出规划引领,高水平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高能级重塑发展空间。做强胶州湾东岸滨海滨河产业带,规划山东路重庆南路商务商贸产业带,更新发展历史城区、老四方工业区、青岛中央商务区“三大片区”。
聚力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创新突破,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挥港城融合独特优势,不断向开放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全力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拓展开放广度,推动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深化改革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彰显服务温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聚力打造精美城区,在提升功能品质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升级城区功能,精细推进城区管理,精心建设美丽城区。
聚力传承百年青岛文脉,在建设文化强区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文化改革发展,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焕发红色文化光彩,涵养精神文明气质,激活百年文化资源。
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在走出共同富裕市北路径上实现创新突破,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教育事业提质培优,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社会保障提标扩面。
聚力推进现代化基层治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实现创新突破,把安全、智慧、和谐作为发展基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构建“基层治理服务圈”,打造数字赋能“城市云脑”,筑牢安全稳定“一排底线”。
腾笼换“金鸟”优选引入项目
“老城区土地寸土寸金,既然没有拿出大地块发展大项目的相对优势,就必须要错位发展,强化亩均效益,瞄准‘四新经济’优选引进项目。”谈到老城区的发展,高健表示,“我们有个目标,叫腾笼换‘金鸟’。什么是‘金鸟’?就是符合市北区情的现代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链。”
据了解,市北区2021年生产总值过千亿元,服务业占比超80%。以此来看,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仍是市北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市北区将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引领,航运贸易、商务商贸、现代金融、都市工业、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为重点的“2+6”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创业高地,加快项目招引和本土企业培育。
老四方工业区是全市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之一,该片区将加快推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集聚区、国际大健康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中车四方智汇港、捷能中泰片区和郑州路片区等5000余亩土地的开发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全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对于这个“新空间”,高健坦言,“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虽然我们要提前介入,但也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心给产业留出发展培育期。”
“三年攻坚”撬动城市有机更新的支点
“青岛正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项目、投资、要素、政策都在向主城倾斜,这是市北区提升发展能级的绝佳时机。”据高健介绍,市北区是全市三年攻坚行动的主战场、主阵地,涉及领域广,攻坚任务重。其中,历史城区占全市的1/2,老旧小区改造占全市的1/4,第二海底隧道、辽阳路快速路、唐河路打通、南京路拓宽等都是市级重点推进项目。由此看来,三年攻坚行动更像是撬动市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支点,是城市发展能级全面跃升的跳板。
加快推进闫家山、香里片区,河西剩余片和盐滩剩余片3个片区2700余户改造;完成全区2000年前建成、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256处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536户剩余户征收收尾清零;完成约80万平方米棚改腾空房屋的处置利用;推进双山小学、同德路小学、绍兴路学校、万科未来城学校等10余所学校建设;持续加大医疗设施、养老设施、文体旅游设施等规划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市民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