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全民户外运动“玩”出万亿级产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运动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据后浪研究所《2023年轻人户外报告》,比起室内运动,超八成年轻人更爱户外运动。户外运动热度越来越高,中国户外运动发展迎来春天:冰雪、路跑、骑行、越野、露营等呈现爆发式增长;“90后”、女性、亲子家庭成为消费主力军;专业化、轻便化、可玩性引领消费新趋势。从飞盘、露营到滑雪、潜水、蹦极,户外运动项目和装备越来越专业、硬核,户外运动产业架起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特色桥梁,在带动配套装备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引领着时尚消费新趋势。

后浪研究所对年轻人进行了户外运动频率统计,发现他们的运动量之大超乎想象。据调查,年轻人平均每月进行5.76次户外运动,通过分析受年轻人欢迎的户外运动排行榜发现,登山、徒步、骑行三大传统户外运动仍是主流,飞盘、露营等以其强社交属性也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他们更爱低门槛、强社交的轻量化户外运动。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骑行公园”“骑行俱乐部”“露营烧烤”等成为热门搜索词。其中,“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爬山徒步”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轻量化户外行业白皮书》,户外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最初以专业系数较高的运动类型为主,且对场地、装备等有着较高的需求,只属于小众圈层。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类型的丰富和国人运动意识的增强,户外运动的概念逐渐泛化,呈现出偏轻型的特点,一股全民轻型运动潮将兴起。

2023年,山东省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全省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超过3600家,冰雪经营单位219家,比较知名的航空项目营地37家、汽车房车营地34家、钓鱼基地110个。2019年至2022年,山东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35平方米增长至2.9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人,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小红书发布的《2023户外生活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户外运动已逐步走向生活化、全民化,去年1月至10月,户外用户日活环比增长超100%,徒步、骑行、露营、钓鱼、潜水冲浪、滑雪等成了新生活方式。

小众运动成新消费时尚

户外运动细分项目丰富多样,根据所处自然环境不同可分为陆地、山地、水上、冰雪、空中运动以及野营活动和户外游戏;根据专业程度与活动强度可分为专业、常规和休闲户外运动三类,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不过,专业化、功能性、轻便化和设计感正成为消费新趋势。

据了解,登山徒步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成了大众涉足户外运动的最佳试水项目。除了熟识的朋友结伴出行,不少人还会通过俱乐部、网络爱好社群等组团出游。传统的户外装备品类繁多,穿戴起来较为烦琐沉重,不适合新入门的爱好者。因此,不少运动品牌纷纷推出材质更轻盈、功能更齐全、体验更好的轻量化产品,包括跑鞋、衣裤、运动配件等,来满足新入门爱好者的需求。

另外,记者发现,一些小众运动也开始变成新消费时尚。平静的水面,宽大的艇身,穿上救生衣,还有专业的教练员,无需任何经验和技能,只要带上一份冒险精神,就能体验最安全的水上运动;奔跑、跳跃、欢呼,一张小小的飞盘在年轻人中传递,极限飞盘凭借极强的社交属性和趣味性成功出圈;露营、骑行、钓鱼等户外项目取代传统景区一日游,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各种社交性较强、门槛较低、集潮流与运动元素于一体的小众运动正在进入市民生活的中心,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

“户外运动正在成为一项深入绿水青山、融入自然怀抱的生态友好型活动,它让‘去户外’成了一种生活态度,包含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自由的追寻、对心灵栖息的向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黄金表示,相较于传统运动项目,飞盘、攀岩等新兴运动上手更加简单,意外受伤可能性低,既符合群众休闲运动的需求,又能够兼顾趣味性和社交性。

带动配套装备企业发展

户外运动看似小众的圈子,却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相关的运动装备销售也变得火爆起来。

今年以来,线上购物平台钓鱼装备销量增长153%,自驾露营装备销量增长了167%。在户外运动热的带动下,户外消费产品也日趋多样化,户外运动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在上海浦东的一家体育用品门店,很多消费者正在选购户外运动装备。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以周边城市为主的轻量级户外游很受欢迎,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的徒步旅行网站和徒步俱乐部。随着运动爱好者数量的大增,自己店里的销售量也有大幅增加。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大量新入门消费者涌入购买基础类跑鞋、衣物;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越野运动爱好者也在不断提高越野设备的专业度,刺激了相关产品销售。

数据显示,进入3月以来,各网络平台户外装备产品咨询量超1100万人次,同比上涨207%。消费者购买的户外运动装备主要品类为跑鞋、速干衣裤、大容量背包、冲锋衣等。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27.9万余家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其中,2024年1—2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7000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涨3.9%;从地域分布上看,浙江、广东(并列第一)、河南以及山东的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从成立时间来看,45.9%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内的相关企业占25.1%。

以冲锋衣为例,在过去一年,冲锋衣是霸占户外运动热搜的常客,无论是因为某品牌高昂的价格,还是户外运动热潮带来的“自来热度”,冲锋衣本身就是户外运动中的“核心”所在。

作为全国最大冲锋衣生产基地,浙江三门有一句响当当的口号:“中国冲锋衣,六成三门造!”三门县冲锋衣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潘礼太说:“我们刚刚做了统计,去年三门冲锋衣卖出了8000多万件,产值超过120亿元。”

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冲锋衣品类的线上销量同比增长1.4倍,线上销售额也同比增长1.3倍,增速超过了户外服装整体水平,成为了明星增长品类,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冲锋衣本身就更贴合男性户外运动和日常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合体的冲锋衣外型设计,既满足了机能性,又能修饰身材,有利于男性消费者打造出阳刚有型的形象,从而得到更多男性消费者的喜爱。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与冲锋衣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超千项,截至目前,2024年已有40项与冲锋衣相关的专利申请。

文体旅融合“流量”变“留量”

在户外运动中,90后和80后占比更大。不同于传统的球类、健身或登山、徒步项目,新趋势下的户外休闲运动吸引着更多女性玩家的参与,女性占比达到2/3。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集中了65%的户外运动参与者,他们的偏好影响着整个户外运动消费市场的风向;而二、三、四线城市目前普及率较低,是未来市场增长的高潜力地区。

近年来,多地出台多项利好政策,进一步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向好。云南省明确到2025年,全省培育不少于100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户外运动及相关经营主体超过6000家。重庆进一步扩大户外运动发展“朋友圈”,着力在山域、水域、空域、林域、城域,重点发展登山、攀岩、徒步等26项运动项目等。

以云南丽江为例,从2014年格兰芬多自行车节举办开始,丽江站赛道成为骑手最钟爱的“终极考验”。丽江市文旅局副局长尹亮钦表示,“跟着赛事去旅行”已成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来丽江的重要理由,“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日参赛、多日停留”正成为常态,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带动了当地餐饮、交通、旅游等相关消费,让经济“燃”起来。

“在户外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需求也越发精细化、专业化。目前还存在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企业规模小、产品供给不充分、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限制因素。”重庆体育运动研究院李文建博士建议说,培养专业人才,扶持企业、产业发展,将是为户外运动提供发展动能的关键所在。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户外用品企业的研发设计水平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